当前,安徽正处于建设“三个强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重要时期,为创新制造业发展路径,提升制造业水平,打造制造业强省,特制定《中国制造
新中国成立后,安徽正式开启了工业化进程。经过多年努力,初步建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制造业产业体系,有力推动了全省工业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省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安徽工业迈上了发展快车道。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9530.9亿元,是2005年的6.4倍;工业化率由2005年的34.3%提升到46%;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和GDP比重分别上升至86.2%和39.4%,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已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同时,全省制造业也存在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创新不强等问题,特别是随着资源和环境等约束增强,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一直上升,高投入、高消耗、低技术上的含金量的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全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以跨界融合为特征的“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先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渗透,网络化、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制造模式逐渐普及,定制化、柔性化、专业化、个性化生产方式广泛兴起,科学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加速推进,为我省制造业跨越发展打开了“机会窗口”。同时,我们面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加速工业化和资源环境约束慢慢地加强等挑战。未来十年,我省必须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深入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突破一批重点产业和领域,努力实现安徽制造业做大做强做优“三重任务”,走出一条安徽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新路径。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中国制造2025》总体部署,坚持以结构深度调整、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第一动力,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产业迈向中高端为方向,以两化深层次地融合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为切入点,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新兴起的产业发展并举、产业链向研发设计和制造服务两端延伸并举、企业品牌建设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并举,推动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和生产服务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新型制造业体系,努力将安徽建设成为制造强省。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尊重市场规律,落实企业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性研究,把制造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创新驱动,协同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完善有利于创新的政策体系和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推动生产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大力提升制造业整体科技水平。
人才为本,强化保障。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省的根本,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机制,大力培育创新型团队和技能人才大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为制造强省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统筹推进,重点突破。统筹高端制造业培育发展和优势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整合优质资源,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抢占产业高质量发展制高点。以骨干龙头企业为依托,打通一批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加快形成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质量为先,绿色发展。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省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瞄准国际质量标准,强化质量管理。把绿色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省的着力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的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开放发展,深化合作。紧贴国际前沿,积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深化开放合作,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
经过10年努力,力争实现制造业又大又强的战略目标,推进制造业产品质量、创新能力、信息化水平、劳动生产率以及制造业整体素质5方面大幅提高。
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强省地位初步建立。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左右。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掌握新型显示、智能语音、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一批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高。强化信息技术在工业的集成应用,在制造业的智能化、柔性化、精细化方面取得突破。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形成一批质量效益俱佳的大企业大集团。
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水平大幅提升,迈入制造业强省行列。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3%左右。制造业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制造业信息技术应用显著拓宽,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点产品质量水平达到国内先进行列,形成一批国内竞争力较强、具备国际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产业基地。
以“两化”深度融合为切入点,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名牌名品名家”计划,开展“强基强企强区”行动,重点实施智能制造、质量品牌、工业强基、科技创新、绿色制造工程,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我省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编制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产品,推进企业研发、生产、管理、服务过程智能化。引导制造方式向智能制造、网络制造转变,组织模式向专业化、小型化转变,组织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推进智能制造项目建设,打造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引导企业开展智能制造基础性研究,加强产品标准化建设。
提高智能装备应用水平。加快重点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大力实施“机器换人”工程,搭建工业机器人产需对接平台,组织实施工业机器人应用专项,在机械、钢铁、石化等领域选择重点企业实施工业机器人规模化应用。鼓励企业加强智能成套装备的整机集成设计、技术攻关与市场开拓,组织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
推进“互联网+”融合发展。制定我省“互联网+”制造业融合发展路线图,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众包设计、云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新型制造模式。实施安徽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组织开发智能控制系统、工业应用软件、故障诊断软件和相关工具、传感和通信系统协议,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以协同制造方式提升互联网和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推广“两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加强示范引导,支持企业、行业和区域开展对标贯标工作。培育发展“两化”融合第三方服务机构,构建第三方服务体系。通过贯标工作,提高企业工艺流程、生产装备、过程控制等环节的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水平。
推进“名牌”计划。引导支持企业实施品牌价值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营销服务、品牌推广全过程,提升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建设品牌文化,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树立品牌消费理念,提高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促进安徽品牌向中国品牌、世界品牌提升。提升中药材品牌和加工水平。
推进“名品”计划。围绕产业发展重点,引导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订修订,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积极争取和参与标准创新研究基地建设,继续开展标准化示范企业创建,打造一批“技术领先、质量上乘、性能优良、用户赞誉、效益显著”的安徽工业精品。
推进“名家”计划。实施企业经营者素质提升工程、新生代培养“万人计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111”人才集聚工程,打造“皖军徽匠”。选拔培养一批制造业学术技术带头人,引进一批行业创新型团队和领军人才,打造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大力引进境外先进智力项目。建立经营人才库和企业家培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支持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技能大师工作室。
实施工业强基。强化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能力建设。积极开发大型精密高速数控机床轴承、自动变速箱、高精度智能传感器、高端液压元件等核心基础零部件,大力发展高强度汽车用钢、高性能膜材料、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等关键基础材料,积极推广轻量化材料成形制造、电子器件超精密加工、高效及复合加工等先进工艺,建立完善重点领域公共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
实施工业强企。加快培育领军企业,推进企业管理创新示范和优秀企业工程。做强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积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科技型小巨人企业,打造一批行业“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
实施工业强区。支持现有工业园区改造升级,加快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向园区集聚。加快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推动以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为重点的县域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转型升级,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一批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集群。
培育创新新动力。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和网络众创平台,提供开放共享服务,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创新创造。鼓励用众包等模式开展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运营维护,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形成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不竭动力。进一步深化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改革,加大股权和分红激励,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加强以企业技术中心为重点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加快培育国家、省和市多层次的企业技术中心,建立优胜劣汰的考核评价机制,提升企业技术中心的整体效能和影响力。
强化协同创新。开展省级行业技术中心的创建工作,鼓励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共同开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动跨学科技术研究和应用,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建立一批产业创新联盟,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推进机制。
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做好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培育和认定,树立一批以知识产权带动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的典型。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培育,健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机制,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激发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的积极性。鼓励组建知识产权联盟,通过专利评估、收购、转让交易,促进专利技术的转移转化,稳步推进专利标准化。
高起点、大力度推进技术改造。每5年左右时间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改造一遍,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坚持改革、改组、改造结合,做优增量、盘活存量,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推进技术改造升级。推动技术、产品、管理创新并举,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适应消费升级趋势,研发生产一批创新产品,加速产品更新换代。创新企业管理,改造优化采购物流、生产运营、营销服务等组织体系,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产品、企业、产业全面升级。
稳步化解过剩产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分业分类施策,有效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建立完善预警机制,引导企业主动退出过剩行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组织好钢铁、水泥等行业的准入和产业政策指导工作,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推动绿色制造。以节能环保产业“五个一百”专项行动为基础,研发和推广节能环保工艺技术装备,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持续提高资源产出效率和绿色低碳能源使用比率,增强绿色精益制造能力。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再制造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生态设计,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壮大绿色产业,强化绿色监管,开展绿色评价。
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顺应“互联网+”大趋势,倒逼制造业机制转型。鼓励工业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等制造服务,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新型业态。发展互联网金融,支持企业建立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推广大型设备、成套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完善行业标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重点发展工业设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服务等产业,提高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依托中心城市和工业集聚地,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和示范园区。
强化工业设计。开展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创建工作,调动市、县和企业开展工业设计的积极性。规范建设区域性、专业性工业设计服务平台,打造一批工业设计产业园区,培育壮大工业设计人才队伍,促进工业设计和工艺美术产业集聚发展,推动新型工业设计成果的孵化产业化。
推动商业模式创新。鼓励企业未来的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在线O(线B(消费者到企业)、C2M(客对厂)等新模式,通过细分市场或改变消费方式来创造新的需求,创新业务协作流程,对产品设计、品牌推广、营销方式、物流渠道、支付结算、售后服务等环节进行创新,发挥实体店展示、体验功能,以新型业态促进线下生产与销售。四、重点产业和领域
进一步强化对我省产业升级的整体谋划,积极培育发展具有高成长性、代表未来产业方向、需重点突破的高端制造业领域,加快改造提升我省优势传统产业。
年重点突破12个高端制造业领域,即: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农机装备和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电力装备。1.
、超高清电视主控芯片,车载导航芯片,显示驱动芯片,存储芯片,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低功耗芯片,蓝牙芯片,网络路由器芯片,物联网芯片,监控配套芯片,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直写式光刻机,晶圆检测设备等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关键配套产品。发展路径:按照合理定位、聚焦突破、特色发展、注重应用原则,优先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业,加强重点应用领域专用集成电路研发;重点推进大尺寸晶圆制造、先进封装测试等工艺设计及应用;立足创新优势和资源特色,加快铜基等集成电路专用材料和光刻机、封装设备等专用装备发展。推进建立以集成电路设计为龙头、制造为核心、封装测试为支撑、材料设备为配套的产业格局。
面板、OLED面板、掩模板、模组、触摸屏、LED背光源、ITO导电膜玻璃、TFT-LCD玻璃基板、光学聚酯薄膜、偏光片等新型显示面板及关键配套件。发展路径:以新型显示核心面板项目为带动,提升玻璃基板、偏光片、驱动芯片、靶材以及专用设备等关键配套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
、3D、激光、全息、柔性等新型显示领域发展。大力支持产学研相结合、全产业链参与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突破低能耗、宽色域、高分辨率、多维度、指向视觉等关键技术,做强新型显示产业链。智能终端和信息设备。
发展重点:笔记本及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电视、数字家庭、北斗导航、物联网设备等智能终端,网络通信、量子通信、移动通信、光通信、卫星通信等信息通信设备及配套产品,高效能服务器、智能终端操作及应用系统等信息存储、处理设备与系统。
发展路径: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产业基地为承载,发挥量子通信、微波通信、移动通信及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不断突破数据通信、物联网传感、卫星通讯、电磁屏蔽、无线通讯以及大容量存储、处理器、网络数据交换、视频点播、内容分发、多屏互动等关键技术,提升智能终端产品规模生产能力和创新研发水平,大力培育和发展基于互联网融合应用的新型智能硬件产品。
发展重点: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软件、工业控制软件、动漫游戏软件、互联网应用软件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智能语音产品及应用解决方案,智能语音云平台等。发展路径:推动创建“中国软件名城”和“中国声谷”,研发嵌入式系统、工业数据处理、云制造等工业基础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实施电力、电信、交通等重点行业应用软件提升工程,优化软件平台安全运行环境。推进智能语音的合成技术、识别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提升,建设智能语音云平台,按照“平台—人才—技术—资本”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智能语音在家电、广电、教育、汽车、游戏、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公共安全等行业深入应用。
发展重点:云计算数据中心、云计算存储与安全、云计算软件产品、云计算运用服务、大数据分析与挖掘、信息与网络安全等。
发展路径:构建“一中心两基地多园区”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空间布局,即建设合肥市大数据生产应用中心,淮南、宿州市大数据存储基地,黄山、池州、马鞍山、芜湖、滁州等市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园,重点突破云计算虚拟技术、云安全技术、云服务体系结构技术、云计算网络均衡技术、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数据交换技术、大规模数据管理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建立重点企业产业互联网联合平台,加快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业发展步伐,积极吸引国内外主流大数据企业落地进驻。
发展重点:高档数控机床及成型装备,机器人及其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等,
打印机,小型燃气轮机,水泥、玻璃、家电、汽车等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精密仪器仪表、智能传感器、智能在线检测/监测设备等。发展路径:开展高档数控机床及成型装备关键技术研究,提高加工精度和可靠性。瞄准多通道、多轴联动等高性能数控系统产品,开展高端、大型、重型数控成型装备及其系统集成和研发。力争机器人产业在关键零部件、整机制造、系统集成及大规模示范应用方面取得突破,强化机器人产业集群配套能力建设,完善机器人产业链。引导企业发展
打印设备及核心器件、3D打印专用材料等,加快提升3D工艺技术水平,支持3D打印在医疗器械、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燃气轮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应用。大力发展工业智能成套装备及成套自动化生产线,立足仪器仪表、智能传感器、在线监测系统、液压/气动/密封件及系统、齿轮传动、伺服装置等关键零部件和配套产业,提高柔性制造、精密制造、智能控制等关键工艺水平,实施智能装备制造示范工程。3.
发展重点:中高档乘用车、商用车、客车、特种专用车、高档房车,纯电动汽车、插电
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天然气等替代燃料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混合动力、高效内燃机、高效变速器、汽车电子和轻量化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动力电池、电机系统、电控系统、尾气后处理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发展路径:加快建设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强省步伐,实施科技攻关、技术创新、两化融合等专项行动,以新能源汽车新一代车型联合攻关为核心,以推进充电设施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新能源汽车整车开发平台、动力总成与整车匹配、驱动电机系统、整车控制系统、高比能动力电池新材料等为着力点,重点发展以纯电动、插电
非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为主的新能源汽车,支持传统燃油汽车节能技术的研发应用。大力推进汽车产业自主品牌建设,重点突破发动机、变速箱、车桥、制动系统等一批关键技术,提高关键零部件本土配套化率,扩大自主品牌汽车对外出口。积极支持建设新能源汽车检测、检验与验证平台。以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便利化为发展方向,打造面向未来的互联网汽车及其生态圈。4.
发展重点:围绕家电智能化方向,提升冰箱、空调、洗衣机、彩电产品智能水平,大力发展厨房电器、卫浴电器、空气净化器、制氧机等健康环保小家电,积极发展智能家居,构建智能生活平台。
发展路径:重点围绕“智慧家庭、智慧生活”,充分利用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四大件的研发和品牌优势,强化品牌企业带动效应,以智能家电的互联互通、智能感知、人性化服务为方向,加快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语音技术等与家电产品融合,发展高端、节能环保智能家电。积极发展健康环保类智能小家电,以服务生活和健康生活为切入点,提升小家电个性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智能家居快速发展,构建智能生活服务平台,完善智能家电生态产业链。
发展重点:余热余压利用设备、高效节能锅炉、垃圾焚烧发电设备、高效节能变压器、节能电机、节能建材、半导体照明等节能技术产品,“三废”处理装备和技术、环境监测仪器等环保技术产品,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绿色再制造业、节能环保服务等。
发展路径:大力实施节能环保“五个一百”专项行动,引导企业发展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积极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大力实施余热余压利用设备、新型高效节能锅炉、垃圾焚烧发电设备、高效节能变压器、节能电机系统等重点项目,加强余热干燥设备、余热蒸馏设备和余热发电锅炉设计、制造和应用,推进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围绕“三废”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城镇污水污泥处理处置、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新型绿色环保材料和产品生产等领域,推进环保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建设环保设备制造基地;围绕“废弃资源再生利用”示范工程,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基地,加快废旧汽车、家电、废钢、废铅酸电池、废旧塑料、轮胎和生物质废物等回收再利用技术及装备开发;推进再制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施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在役再制造,拓宽再制造的范围,建立再制造产业体系;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服务业基地,形成节能环保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总包服务全产业链;积极开展机电产品绿色设计技术与工具、生命周期分析、绿色制造工艺技术等开发及应用,提升企业及产品的绿色化水平和产品竞争能力。
铜箔、低松比铜粉、新型集成电路基板,高端装备用钢、铁基复合材料;高精铝板带、复合铝基材料,特种合金材料,增材打印和金属注塑成型材料,核电材料,功能膜、高性能化纤、工程塑料、热塑性弹性体、高端橡塑制品,超薄超细电子布,显示玻璃、光伏玻璃、新型绿色建材等新材料产品。发展路径:
按照“龙头带动,板块布局”思路,突出规划引领,优化马鞍山铁基、铜陵铜基、蚌埠/滁州硅基、安庆化工4个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合肥、芜湖、宣城3个新材料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布局。通过园区化、规模化、链条化、集约化,提升综合竞争实力,提高对人才、资金、项目的吸引力。积极参与国家新材料产业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步伐。积极争取国家在我省布局新材料重大创新平台和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各级研发和检测分析机构建设。努力突破铁基铜基新材料、特种合金材料、硅基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纳米新材料、石墨烯、新能源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环保新材料、核电工程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7.
发展重点:抗体药物及疫苗、现代中药、抗艾滋病药、抗癌药、重组蛋白药物、基因重组药物,高
性能诊疗设备以及专用康复器械、养老健康检测产品等。发展路径:依托抗体药物及疫苗、重组蛋白药物、抗艾滋药物、高端诊疗设备等优势产业,重点扶持开发抗癌抗肿瘤类、抗感染类、心血管类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和天然药物类创新药研制;发展道地大宗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基地,提升中药精深加工能力;发展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酚肽等手性制药为主要方向的原料药,以血液制品、生物活性制剂、基因工程产品等为主的生物制品,以仿制高效、速效、长效、靶向给药为主的非专利性制剂,以缓释、控释、透皮吸收制剂为主的新型药物制剂产品,以新型药物辅料和药用包装材料为主的配套产业。在超声骨密度测量、超声多普勒血流测量、超声透皮给药、
超声成像等智能化医疗装备等方面开展研究;发展医疗影像检测设备、高端手术器械、理疗康复设备、中子与重离子肿瘤放疗设备等高性能医疗器械以及养老健康自动化、智能化装备等。8.
发展重点: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械、植保机械、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装备、农产品加工与畜禽养殖机械等及其关键零部件,叉车、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路面机械、混凝土泵车等。
发展路径:加大支持全程农业机械化的制造环节,推进农机优势产品向智能、大型、绿色、多功能、联合复式作业方向发展,加大自主研发力度,突破农机装备传动系统、电控系统、智能化作业系统和核心关键零部件的制造瓶颈,加强农机装备集聚发展,提高本土配套化率。围绕新型工程机械的高效化、智能化、稳定化、节能化、人性化等关键环节,研究系统控制、综合测试和先进工艺,重点突破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节能环保、智能控制等关键共性技术,提升工程机械核心零部件水平,开发集机、电、液于一体的智能系统和单元系统。
发展路径:积极参与国产大飞机、支线客机研制及产业化,突破新型航空材料、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液压系统、燃油系统、雷达系统、航空电子等关键核心技术。鼓励研制民用支线飞机、直升机、无人驾驶飞机等,力争实现中小型飞机整机制造技术的新突破。发展先进卫星遥感、通信、导航等技术,加快开发北斗导航接收、发送等关键设备和部件。
发展重点:高速动车组和重载货运列车用车轮轮毂、轮轴、轮对、转向架、弹簧、轴承及其总成,发电机组,光机电与系统集成,地铁整体道床施工系统与成套设备,特种电缆。
发展路径:重点构建“材轮轴架机”等关键环节产业链,推进轨道交通用材料、车轮、车轴、轮轴、机电装备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拓展轮轴新造和车轮深加工业务领域,形成轮轴新造、车轴制造、轮对维修、车轮深加工等主营业务板块。引进制动盘、钩舌、齿轮、紧固件、弹簧、轴承等关键零部件生产制造企业,打造轨道交通产业走行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力争促成整车生产企业入驻。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发展重点:海上作业装备及其关键系统和专用设备,高技术船舶、船用主机及配套产品等。
发展路径:海洋工程装备重点发展电气系统集成、专用设备配套、海洋工程作业装备配套、关键零部件配套等产业,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快速发展。突破高技术船舶的关键技术,重点发展远洋散货船、快速集装箱船、成品油船、内河标准化船型及化学品船、游船、游艇、工程船等附加值较高船舶,支持发展汽车运输船、滚装船等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船,探索发展电动等新能源船舶。发展船用主、辅机及大型船用关键零部件,提高配套能力,打造关键零部件配套加工自主品牌,建设船舶及核心零部件基地,延伸壮大产业链。
.电力装备。发展重点:电力变压器、电抗器、换流变产品等输变电装备,智能变电站,输变配电监控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装备、生物发电装备、核电装备、风电装备等新能源装备。
发展路径:加强智能电网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重点发展智能电网输变电设备制造关键技术,
及以下电力变压器核心技术,智能电网综合节能自动化技术,高电压、节能、大容量变压器核心技术。依托光伏产业基地,重点研究开发光伏并网发电关键技术与装备,扶持一批重大光伏发电项目,突破光伏电站群控、风光柴蓄多能源互补、智能微网、大规模储能等关键技术,开发高效能太阳能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太阳能电池板、光伏组件用功率优化器等光伏设备,打造关键技术—关键装备—系统集成等完整的产业链。建设生物质电厂,重点发展生物质设备制造,推动生物质发电产业化和生物质能源利用。努力发展风电机组设备、核电泵成套设备及专用设备高端零部件,不断实现风电、核电产业新突破。(二)加快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
针对我省有优势和特色的冶金、建材、化工、纺织、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以技术改造为重要抓手,坚持改革、改组、改造相结合,以“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生产服务化”为发展方向,加快推动产业、企业、产品转型升级。
.冶金。发展重点:高速轮对、特钢、板材、型材高端产品;高纯铜、复杂多元铜合金、复合铜材,以及其他有色合金深加工产品。
发展路径: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进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重点行业用钢材的产品质量,瞄准机械、汽车、造船、高铁、家电、电力、石油等下业用钢材产品升级方向,引导企业大力开发高端钢材品种,开发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型钢材以及高性能特钢材料,争取在关键零部件方面大规模取代进口件。加快产品升级,推进铜产业链的后端延伸,向电子信息用材发展,提升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断提高铜材产品比重和附加值水平。加快建立废铜、铝、铅等金属循环利用体系,提高对再生金属加工利用水平。
.建材。发展重点:高性能水泥,预拌混凝土、再生混凝土、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及构配件,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超白、超薄、节能玻璃,新型墙体、屋面、防水、隔热、密封材料;新型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工艺、技术和装备等。
发展路径:控制严重过剩产品总量规模,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实现生产集约化、规模化。依托优势品牌,以绿色低碳为发展主线,发展高性能水泥、特种水泥、高性能混凝土及水泥制品、高端管型片材和特种高附加值建材。加大余热发电、粉尘高效治理、资源综合利用等新技术应用。大力发展镀膜玻璃、导电膜玻璃、电子玻璃、环保彩釉玻璃、玻璃纤维等深加工产品,开发多功能复合型和特种产品。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和化学建材产品。大力发展构配件和部品部件产业,完善研发、设计、制造、安装产业链,支持建材行业标准化研究,推进预制装配式住宅产业化。
.化工。发展重点: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生物化工等领域,着重发展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产品。
发展路径:按照“集约集聚、绿色环保、安全可靠、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快技术改造工程,突破煤化工、石油化工技术瓶颈,推进石油—炼化—烯烃—合成材料、煤—醇—烯烃及其衍生物、煤—合成氨—氮基系等重大项目及示范工程。发展高性能纤维、工程塑料、特种橡胶、氟硅材料、可降解材料、功能性膜材料和其他特种功能的化工新材料。开拓电子化学品、高性能化学品、添加剂、助剂、医药化工中间体、
打印快速成型材料等精细化工产品。实现盐碱联产、煤化盐化一体化。以生物发酵和分离提取为核心,推进生物质纤维产业化研究和生物法合成技术研究。4
.纺织。发展重点:服装加工,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工业装饰用布,棉、麻纺织业精细加工等。
新模式,探索发展个性化定制,提高企业管理智能化水平。推动产业用纺织品特色化发展,棉、麻纺织产品精细化发展。重点培养产业集群,鼓励发展高效纺织业,进一步提升家纺、服装等深加工产品,加大信息化改造和技术改造力度。围绕重点骨干企业,加大设计投入,加快面料品质提升,支持家纺、服装龙头企业建设现代化智能车间、数字化工厂,做强示范企业。促进产业用纺织品在交通工具、医疗卫生、过滤与分离、结构增强、安全防护、土木工程等方面开发应用。加快培育纺织产业新的增长点,努力在环境保护、应急和公共安全、军民融合、健康及养老产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5
.食品加工。发展重点:粮油制品、果蔬制品、肉蛋制品、水产品、乳制品、茶制品以及山特产加工等产业,安全优质的功能食品、休闲食品、养生食品、中老年妇幼保健食品等绿色有机食品,白酒、啤酒、葡萄酒等酿酒系列产品等。
发展路径:把食品安全作为行业发展的核心和根本,围绕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全过程,健全行业标准体系、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发展绿色、有机、环保、安全有效的食品。发挥我省绿色有机农产品资源优势,依托绿色食品加工重点基地,建立物流中心和商务平台,实施品牌战略,突出品牌效应,用市场化的方法推动品牌建设。支持重点白酒企业兼并重组,组建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白酒企业集团。推进信息技术在食品加工业的应用,加快加工生产线改造升级。加强企业的营销体系建设,发展电子商务销售新模式,提高市场占有率。
按照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要求,针对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研究建立投资项目库,引导企业和社会投资,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重大工程和重点领域、国家重大工程包、专项建设基金等,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专家库及制造业公共服务平台,汇集各类生产要素,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健全多层次项目体系。落实督新建保开工、督续建保竣工、督竣工保达产、督储备保转化“四督四保”责任要求,一企一诊断、一企一方案,加快推进项目实施,提高项目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和转化率。(二)加大财税扶持。
统筹使用省开发投资基金和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设立安徽制造2025、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中小企业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集成电路)、云计算大数据等子基金,用足用活国家和省产业基金政策。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整合支持力度,扩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规模,用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智能制造、“四基”工程等领域。全面落实技改贴息补助、设备补助、购买诊断服务、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进口设备免税等优惠政策,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三)加强金融支持。
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支持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发债,扩大资本市场融资规模,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发展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加快债券发行和创新。加强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实施“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机制。设立续贷“过桥”资金,全面开展“税融通”、小额票据贴现等业务,引导银行扩大贷款规模,提高制造业贷款审批效率。积极发展小微金融服务主体,支持企业开展融资租赁,创新开展多元化质押业务和资产证券化试点。(四)推进创业创新。
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四众”创新模式,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造创新支撑平台,大力扶持研发机构、产业联盟、技术联盟等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培育一批国家和省级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修改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着力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建设智慧产业集群,助推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成长。进一步落实我省创新型省份建设“1+6+2”配套政策、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工业设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奖补政策,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业创新扶持政策等,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厚植创业创新文化,营造创业光荣、创新得利、创造伟大的氛围。(五)夯实人才支撑。
创新人才使用、引进、培养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打造一批“新徽商”企业家和“皖军徽匠”。实施人才高地建设工程,开展企业经营者素质提升和新生代培养“万人计划”,培育认定一批“徽商英才”、“明日之星”、“创业能手”;发挥高校作用,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江淮英才工程,重点培养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应用型高校、职业院校和技师(技工)院校、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建设,打造一批高素质产业队伍。建立安徽省制造强省专家咨询委员会,完善各类人才信息库和信息发布平台。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推进职称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加强制造业引智力度,完善人才配套服务措施。(六)优化发展环境。
成立省推进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由省政府负责同志任组长、省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统筹协调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全局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承担日常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等工作。建立安徽制造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运行监测分析,并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评价指标体系。推进简政放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严格实施“三个清单”制度,加强制造业发展的策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推进制造业开放发展,深化与央企、知名民企和外企合作,鼓励省外企业在我省设立研发机构,引导省外资金、技术投向我省先进制造业;鼓励优势企业开展跨境先进技术合作、并购和投资,建立境外研发中心、实验基地和全球营销及服务体系,提升企业国际经营能力和竞争力。